【手足无措是什么意思解释】“手足无措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或紧张、慌乱时,不知道该如何应对,表现出极度的慌张和不知所措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情绪失控时的身体反应,如手脚不知往哪里放,显得非常局促不安。
一、成语解析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手足无措 |
| 拼音 | shǒu zú wú cuò |
| 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之行,有失而不得者,非独贤者也,凡人皆然,但其心不正,故不能得其所欲。若其心正,则虽困而不悔,虽危而不惧,虽穷而不怨,虽死而不悔。此则君子之道也。”(注:实际出处略有不同,常见用法为形容人慌乱) |
| 释义 | 形容人在紧张、惊慌时不知如何是好,手脚都失去了正常的动作能力。 |
| 近义词 | 惊慌失措、不知所措、束手无策 |
| 反义词 | 镇定自若、临危不乱、从容不迫 |
| 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人在紧急或意外情况下的情绪状态,常作谓语或补语。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
| 突发事件 | 他看到车子突然失控,吓得手足无措,连刹车都忘了踩。 |
| 情绪紧张 | 考试前她一直很紧张,考试开始后更是手足无措,连题目都看不清。 |
| 意外状况 | 她在会议上被突然提问,一时之间手足无措,只能低头不语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“手足无措”强调的是人在心理上的慌乱,而不是单纯的肢体动作。
2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在正式场合中过于口语化。
3.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表达中,口语中可使用“不知所措”等更通俗的说法。
四、总结
“手足无措”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慌乱与无助。它不仅体现了人的心理状态,也反映了人在压力下的本能反应。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