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飞扬跋扈的意思是什么】“飞扬跋扈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傲慢、放纵、不守规矩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批评那些态度嚣张、不讲道理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飞扬跋扈 |
拼音 | fēi yáng bá hù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性刚毅而有大节,尝为郡吏,数以言辞折人,故人多怨之。其后仕宦,不循法度,飞扬跋扈,遂致贬谪。” |
释义 | 形容人性格狂妄、行为放纵、不守规矩,常带有贬义。 |
近义词 | 傲慢无礼、桀骜不驯、目中无人 |
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温顺有礼、谦逊有加 |
二、用法举例
句子 | 解析 |
他年纪轻轻就飞扬跋扈,让人难以接受。 | 表示这个人年纪不大却行为傲慢,不受欢迎。 |
在会议上,他言语飞扬跋扈,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。 | 描述他在会议中态度强硬,不尊重别人。 |
这个老板做事飞扬跋扈,员工们都对他敬而远之。 | 说明老板性格强势,下属不敢亲近。 |
三、使用场景
- 批评他人:当一个人表现得非常自我、不讲理时,可以用“飞扬跋扈”来形容。
- 文学作品:在小说或历史记载中,常用来描写某些人物的性格特点。
- 日常交流:在口语中偶尔使用,但要注意语境,避免冒犯他人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“飞扬跋扈”是贬义词,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。
2.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长辈、上级使用,以免显得不礼貌。
3. 使用时要结合具体情境,避免误解或误用。
总结
“飞扬跋扈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描述那种行为放纵、态度傲慢的人。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行为方式,也反映了说话者对这种行为的不满或批评。在实际使用中,应根据语境合理运用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