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年且九十且的意思】“年且九十且”这句话看似重复,实则蕴含深意。在古汉语中,“且”字常有“将近”、“将要”之意,因此“年且九十”可以理解为“年纪将近九十岁”。而“且”字的重复使用,则加强了语气,表达了对年龄的强调和感慨。
一、
“年且九十且”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中的《愚公移山》故事。原文是:“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”意思是: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,年纪将近九十岁,面对大山居住。
在这句话中,“且”字出现两次,第一次表示“将近”,第二次则是为了强调或加强语气,表达一种感叹或无奈的情绪。整体上,这句话不仅描述了愚公的高龄,也暗示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用法说明 | 文化背景 |
年 | 年纪、年龄 | 表示人的年龄大小 | 古代常用“年”来表示年龄,如“年少”、“年老” |
且 | 将近、将要 | 表示时间接近某个点 | 常用于描述时间或状态的临近 |
且(重复) | 强调、加重语气 | 用于增强句子的情感色彩 | 在古文中常见,用来表达情感或强调重点 |
三、延伸解读
“年且九十且”不仅是对人物年龄的描述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愚公虽年事已高,却仍不畏艰难,决心移山,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。这种精神在后世被广泛传颂,成为坚韧不拔、迎难而上的典范。
此外,“年且九十且”也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——重复用词以增强语气。这种语言现象在诗词、散文中较为常见,有助于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。
四、结语
“年且九十且”虽然简短,却蕴含丰富内涵。它不仅是对一个人年龄的描述,更是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。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含义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,也能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