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童区寄传原文及翻译】《童区寄传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,讲述了一个名叫区寄的儿童在被强盗绑架后,机智逃脱的故事。文章通过这个故事赞扬了儿童的勇敢与智慧,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不公与黑暗的现象。
一、
本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少年区寄被强盗绑架后,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逃脱的故事。文章通过描写区寄在困境中的冷静应对和机智反应,展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智慧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弱肉强食、官府无能的现实问题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童区寄者,柳州刺史柳侯之隶也。 | 童区寄是柳州刺史柳侯的仆人。 |
为人所掠,卖于市。 | 被人抢走,卖到市场上。 |
其主曰:“吾得一奴,可易一女。” | 他的主人说:“我得到一个奴隶,可以换一个女子。” |
区寄佯为不知,而呼其主曰:“我非汝奴,汝欲买我,不如去。” | 区寄假装不知道,大声对主人说:“我不是你的奴隶,你想买我,不如走吧。” |
主怒,执而缚之。 | 主人发怒,把他抓住并绑起来。 |
区寄曰:“吾有父,今夜当归。” | 区寄说:“我有父亲,今晚应当回去。” |
主曰:“汝若不归,吾将杀汝。” | 主人说:“你如果不回来,我就杀了你。” |
区寄曰:“吾父善射,能逐鹿。” | 区寄说:“我的父亲擅长射箭,能追鹿。” |
主曰:“然则汝父来,必与汝俱。” | 主人说:“那么你父亲来了,一定会和你一起回来。” |
区寄曰:“不然,吾父若知吾在此,必怒,不肯来。” | 区寄说:“不是这样,如果我父亲知道我在这里,一定生气,不会来。” |
主信之,遂释之。 | 主人相信了他,于是放了他。 |
区寄乃夜逃,至山中,匿林中。 | 区寄趁夜逃跑,到了山中,藏在树林里。 |
明日,主使人索之,不得。 | 第二天,主人派人寻找他,没有找到。 |
后数月,主复来,见区寄,曰:“汝何以逃?” | 过了几个月,主人又来了,看见区寄,问:“你怎么逃走的?” |
区寄曰:“我自逃耳。” | 区寄说:“我自己逃走的。” |
主曰:“汝年少,安能自逃?” | 主人说:“你年纪小,怎么能自己逃走?” |
区寄曰:“我能。” | 区寄说:“我可以。” |
主叹曰:“此儿,真奇才也!” | 主人感叹道:“这个孩子,真是个奇才啊!” |
三、文章特点总结
- 语言简练:全文用词简练,情节紧凑,人物形象鲜明。
- 寓意深刻:通过一个儿童的机智逃脱,反映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。
- 结构清晰:按时间顺序展开,层层递进,逻辑严密。
- 主题明确:突出“智慧胜于蛮力”的思想,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。
四、结语
《童区寄传》虽短,却蕴含深意。它不仅是一个关于勇气与智慧的故事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。区寄的形象令人敬佩,他的行为也启发我们:无论年龄大小,只要心中有信念,就能战胜困难。